微型水电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煤炭消费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任务艰巨、挑战空前。如何打好这场硬仗,打赢这场大考,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还有很多重要问题需要厘清,其中之一就是如何认识我国的小水电。
那么,小水电“双碳”目标的实现是否可有可无?小水电的生态影响是大还是坏?一些小水电站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的“生态灾难”吗?我国小水电是否被“过度开发”?这些问题迫切需要科学理性的思考和解答。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建设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体系,是当前国际能源转型的共识和行动,也是我国实现“双碳”的战略选择。 “ 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底气候雄心峰会和近期领导人气候峰会上表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将占一次能源消费的25%左右,风能和太阳能装机总量将占到发电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中国将严格控制煤电项目。”
要做到这一点,在保证供电安全可靠的同时,能否充分开发和开发我国的水电资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原因如下:
一是要满足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25%的要求,水电必不可少。据业界测算,到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必须达到每年4.6万亿千瓦时以上。届时,风电、太阳能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加上现有的水电、核电等非化石能源发电量。电力缺口约为1万亿千瓦时。事实上,我国可开发的水电资源年发电量高达3万亿千瓦时。目前的发展水平还不到44%(相当于每年损失1.7万亿千瓦时的发电量)。如果能达到目前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高达80%的水电开发水平,每年可新增1.1万亿千瓦时电力,不仅填补了电力缺口,也大大增强了我们防洪等水电保障能力国防和干旱、供水和灌溉。由于水电和水利是一个整体,对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太低,不能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








二是要解决风电和太阳能的随机波动问题,水电也密不可分。到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装机在电网中的比重将从不到25%提高到至少40%。风电和太阳能都是间歇性发电,占比越高,对电网储能的要求就越高。在目前所有的储能方式中,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抽水蓄能是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好的选择,具有规模化发展的潜力。截至2019年底,全球93.4%的储能项目为抽水蓄能,50%的抽水蓄能装机容量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以“全面发展水能”为“超级电池”,大规模开发风电、太阳能,将其转化为稳定可控的优质能源,是当前国际碳减排领军人物的重要经验. 目前,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仅占电网的1.43%,是制约“双碳”目标实现的一大短板。
小水电占我国可开发水电资源总量(相当于六个三峡电站)的五分之一。不仅自身的发电和减排贡献不容忽视,更重要的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众多小水电站可以改造为抽水蓄能电站,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适应高比例的风电和太阳能并网。”
但是,我国小水电在资源潜力尚未充分开发的情况下,在一些地区遭遇了“一刀切”的影响。远比我们发达的发达国家,仍在努力挖掘小水电的潜力。例如,2021年4月,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公开表示:“上一场战争是为了石油,下一场战争是为了水。拜登的基础设施法案将侧重于水利,这将带来就业。它还与我们赖以谋生的资源有关。投资于这种“宝贵的商品”水将增强美国的国力。” 水电开发率高达97%的瑞士,无论河流大小、落差高低,都将千方百计加以利用。,通过沿山修建长隧道和管道,将分散在山间溪流中的水电资源集中到水库中,得到充分利用。

https://www.fstgenerator.com/news/20210814/

近年来,小水电被指责为“破坏生态”的罪魁祸首。甚至有人主张“长江支流的小水电站全部拆除”。反对小水电似乎很“时髦”。
无论小水电对我国碳减排的两大生态效益和农村“以电代柴”的生态效益,在河流生态保护方面,有几个基本常识不应含糊。是社会舆论所关心的。很容易步入“生态无知”——将破坏视为“保护”,将倒退视为“发展”。
一是自然流淌、不受任何约束的河流,对人类来说绝不是福,而是祸。人类以水为生,让河流自由流动,相当于在高水位让洪水自由泛滥,在低水位让河流自由干涸。正是由于水旱灾害的发生和死亡人数是所有自然灾害中最高的,河流洪涝治理一直被视为国内外治理的重大课题。阻尼和水力发电技术在控制河流洪水的能力上有了质的飞跃。江河泛滥,洪水泛滥自古被视为不可抗拒的自然破坏力,已成为人类的主宰。, 驾驭力量,造福社会(灌溉田地,蓄势待发等)。因此,筑坝围水造景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拆除所有大坝将使人类回归到“靠天吃饭,顺从自然,被动依附自然”的野蛮状态。
其次,发达国家和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河坝的建设和水电的全面开发。目前,人类除了修建水库和水坝之外,没有其他办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天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国际上不存在以水电开发程度和人均蓄水能力为标志的水资源调控能力。线”,反之,越高越好。欧美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中叶就基本完成了河流水电的梯级开发,其平均水电开发水平和人均蓄水能力分别是我国的2倍和5倍。实践早已证明,水电工程不是河流的“肠梗阻”,而是保持健康所必需的“括约肌”。梯级水电开发水平远高于长江中的多瑙河、莱茵河、哥伦比亚、密西西比、田纳西等欧美主要河流,都是风景秀丽、经济繁荣、人水和谐的地方.
三是小水电部分引水导致河段脱水中断,属于管理不善,而非内在缺陷。导流水电站是一种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水能高效利用技术。由于我国一些引水式小水电工程建设较早,规划设计不够科学。当时没有确保“生态流”的意识和管理方法,导致发电用水过多,厂坝之间的河段(多为数公里)。几十公里内河流的脱水干涸现象已被舆论广泛批评。毫无疑问,脱水和干流对河流生态肯定是不利的,但要解决问题,我们不能拍板,因果不匹配,把车放在马前。必须澄清两个事实:第一,我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许多河流是季节性的。即使没有水电站,在旱季河道也会脱水、干涸(这也是为什么古今中外都特别重视水利建设和丰水积淀的原因)。干燥)。水不污染水,通过技术改造和加强监管,可以彻底解决一些引水式小水电造成的脱水停电问题。近两年,国内引水式小水电完成了“生态流量24小时连续排放”技术改造,建立了严格的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和监管平台。
因此,迫切需要理性认识小水电对中小河流生态保护的重要价值:既保证了原河流的生态流量,又减少了山洪暴发的危害,也满足了供水和灌溉的生计需要。目前,小水电只有在保证河流生态流量的情况下,才能在水量过剩的情况下发电。正是由于梯级电站的存在,原坡坡度非常陡峭,除雨季外很难蓄水。相反,它是阶梯式的。地面保水,大大改善生态。小水电的性质是保障中小村镇民生、调控中小河流水资源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设施。由于部分电站管理不善,小水电全部被强拆,值得商榷。

中央明确将碳峰值和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将把减碳作为重点战略方向。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辩证统一、相辅相成。
地方政府如何准确理解并切实贯彻中央的政策和要求。福建夏当小水电对此做出了很好的诠释。
福建宁德的夏党乡曾经是一个特别贫困的乡镇,是闽东“五无乡”(无路、无自来水、无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利用当地水资源建设发电站,“相当于抓了一只会下蛋的鸡”。1989年,地方财政十分紧张,宁德地委拨款40万元兴建小水电。从此,下党告别了竹篾和松脂灯饰的历史。2000多亩农田的灌溉也得到解决,人们开始思考致富之路,形成了茶叶和旅游两大支柱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用电需求的提高,下党小水电公司多次进行增效扩能升级改造。这座“毁河绕水造景”的导流式电站,现已24小时连续排放。生态畅通,确保下游河流畅通无阻,呈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绿色低碳发展的美丽图景。发展小水电带动一党经济、保护环境、造福一党人民,正是我国许多农村和边远地区小水电的写照。
但在全国部分地区,“全面拆除小水电”、“加快退出小水电”被视为“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这种做法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亟待引起重视,尽快予以纠正。例如:
一是为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埋下重大安全隐患。世界上几乎 90% 的大坝故障发生在没有水电站的水库大坝上。保留水库大坝、拆除水电机组的做法违反科学,无异于失去大坝技术和日常安全管理最有效的安全保障。
二是已经达到电碳高峰的地区,必须增加煤电来弥补不足。中央要求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达峰目标。小水电全线拆除,必然会增加自然资源条件较差地区的煤电供应,否则会出现较大缺口,有的地方甚至可能出现电力短缺。
三是严重破坏自然景观和湿地,降低山区防灾减灾能力。随着小水电的拆除,许多依赖库区的景区、湿地公园、朱鹮等珍稀鸟类栖息地将不复存在。没有水电站的消能,河流对山谷的冲刷侵蚀就无法缓解,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将增加。
四是借拆电站可能产生金融风险,影响社会稳定。小水电的退出将需要大量的补偿资金,这将使许多刚刚摘下帽子的国家级贫困县背上巨额债务。如果补偿不及时到位,就会导致贷款违约。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发生了社会矛盾和维权事件。

水电不仅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清洁能源,而且具有其他任何项目都无法替代的水资源调控功能。欧美发达国家从未进入“拆坝时代”。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水电开发水平和人均蓄水能力远高于我国。推动“2050年100%可再生能源”低成本、高效率转型。
近十几年来,由于“水电妖魔化”的误导,很多人对水电的认识一直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水电工程被取消或搁浅。因此,我国目前的水资源控制能力仅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人均可用水资源量按国际标准一直处于“极度缺水”状态,长江流域几乎每年都面临着严峻的防汛抗洪形势。压力。如果不消除“水电妖魔化”的干扰,水电贡献不足,“双碳”目标的实现将更加困难。
无论是维护国家水安全和粮食安全,还是履行我国对国际“双碳”目标的庄严承诺,水电开发都不能拖延。小水电行业的整顿和改革势在必行,但不能矫枉过正,影响大局,更不能一刀切,更不能阻止资源潜力巨大的小水电的后续发展。迫切需要回归科学理性,凝聚社会共识,少走弯路,少走弯路,付出不必要的社会代价。








发帖时间:2021年8月14日

留言:

将您的信息发送给我们:

在这里写下您的信息并发送给我们